【南京纯水设备行业新闻】流水潺潺的河道里,小鱼穿行水草间;河道两旁,分布着栈桥、步道、凉亭…不少北京市民在享受惬意时光的同时,也感受着治水效果带来的幸福生活。
图为凉水河沿岸
图为凉水河沿岸。北京市环境维护宣传中心供图
河道清淤掐断黑臭源头
凉水河全长68公里,流经大半个北京城,69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水都经此下泄。作为城南最大的排水动脉,凉水河在京城水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汛期,发挥着乡村排洪河道的作用;平日里,市民家门口的天然氧吧”和鸟类乐园。
但曾经,这里是北京城区最大的排污河道。河流因两岸污水直排受到污染,臭气熏天,被居民称为“臭水河”
2013年,凉水河综合治理工作启动。为从源头减少污水的发生,流域86个排污口全部制定了一口一策”治理方案,采取铺设截污管线、封堵排污口等措施进行系统治理。随着流域内槐房再生水厂建成、小红门污水处置厂改造完成,凉水河流域目前已拥有10座污水处置厂,日污水处置能力达到229万立方米,比过去整整提高了一倍。越来越多的污水得到及时处置,曾经疲惫的河流重新焕发生机。
治水初见效果,治理手段也更上一层楼。底泥是河道污染物临时积累的载体,也是水体污染的源’北京市水务局河长制工作处副处长宋磊看来,黑臭水体治理的关键在于“内源治理”
2018年,凉水河亦庄段驶入了两条洗泥船。这两条船利用先进的底泥洗脱原位置换技术,用“淘米”方式为污染河流“美颜”淘洗干净的沙砾原位注入河底,而富含有机质、氮、磷的黑泥被过滤进去单独存储消纳,相当于给河道洗了澡,真正斩断了凉水河黑臭的根。宋磊说。
随着水质的改善,如今的凉水河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由碾碎的植物干枝制成的柔性生态护坡让细小的水生植物种粒在此生根,鱼虾也找到繁育之所。沿河还开辟了深潭浅滩,形成湖泊、湿地、溪流、滩涂、林地等多样化的生境。和公园里精心伺候的草坪不同,河道的水生植物不用人工管护,也照样生机勃勃。
河水清了之后,还得防止反弹。位于漷县的凉水河通州段监测点,水质监测的数据每4小时就会更新一次。而仅在凉水河通州段,这样的河流监测点就有3处,每一个监测点对应一个乡镇。
如果出现排污事故,就可以循着河向上游寻找这个点在什么地方。就像一个哨兵。通州区生态环境局监测站副站长张勇说。
跨区弥补开启多赢局面
一条河,往往流经多个行政区域。如果上游污水不治,下游的努力则很难见效。
2015年,北京市开始实行水环境跨区断面弥补机制;2018年,推广到乡镇,要求全市13个设乡镇的区,全部实现跨乡镇断面弥补。依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原则,让发生污染并治理不力的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给予经济弥补。
根据弥补方法,如果本区发源的水流跨界断面入境时水质不达标,或者上游来水经过本区入境时水质变差,其浓度相对于这一断面的水质考核规范,每变差一个水质功能类别,就要依照每个断面每月30万元的规范弥补下游区。
当跨界断面入境污染物浓度小于或等于入境断面此种污染物浓度,但未达到这一断面水质考核规范时,其浓度相对于这一断面水质考核规范每变差一个水质功能类别,弥补金规范为每月15万元。
随着水环境质量的不时改善,北京市跨界断面弥补金额也在大幅下降,由2015年的9.7亿元、2017年的5.04亿元、2018年的1.55亿元、2019年的1.3亿元,下降到2020年前三季度的0.2亿元,利用经济杠杆促进水质改善效果明显。
目前,北京市设置的监测断面有98个,基本覆盖了全市主要河道的干支流,弥补金的逐年减少代表水环境在不时变好。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韩永岐说,希望最后能实现弥补金清零,GMP纯化水设备, 医用纯水设备也就是每个区域把自己那段都治好了就都不用掏钱了
守河人”管好“责任河”
以前河水呈现了污染不知道该向谁反映,现在河边立了公示牌,上面有管河的河长姓名、监督电话,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有事就去找河长。海淀区万泉河西岸遛弯的刘亚萍说,现在水清岸绿,河长”功不可没。
河长”听起来级别好象不算高,但实际上责任可不小。管辖范围内河道沟渠的保洁、绿化、治污等,都由河长负总责。如果考核不合格,河长的工作业绩就要受影响。
2015年初,北京市在海淀区率先开展“河长制”试点工作,海淀区7个镇的镇长从那时起就多了一项新职务—河长”
海淀区所辖范围内有南沙河、万泉河、南旱河、北旱河、金河等75条河流。其中有11条原先由区水务局直接管理,剩下的64条由所在镇管理。区、镇分管,外表上看是各负其责,但区管河流全得从镇里过。区镇管辖范围的交界处,推诿、扯皮时有发生。河长制”启动试点后,河流区、镇分管的局面被打破,75条河流沟渠被划分为80个河段。7个镇的镇长负责属地河流的管理。
保洁、绿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像河道清淤、堵排污口、架排污线、桥梁养护等,一项项事情河长都得管起来。海淀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河长制就是官员负责制。通过严密的负责制度,把原本无人愿意管的污染河流,变成戴在河长头顶的紧箍咒’激励河长主动作为。
作为“河长制”先行者,海淀区在推行试点工作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河道两侧环境脏乱问题展开专项整治,腾退撤除违法建设,全区河湖水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大部分河道实现了水面清洁无漂浮物,岸坡绿地整洁,植被茂盛。
2017年7月,北京开始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进河长制,建立以党政领导为主体的市、区、乡镇(街道)村4级河长体系,实现河湖水域全覆盖。
曾几何时,清河下游北七家镇南侧向阳区和昌平区两区交界处高高耸立着两座高达10米的垃圾山,不只破坏河道附近的环境,渣土和垃圾还可能进入河道影响水环境。但两区对于责任的认定存在争议,垃圾山的治理一直悬而未决,成了一个“老大难”
2018年5月,北京市委书记、市总河长蔡奇,市长、市总河长陈吉宁共同签发北京市2018年第1号总河长令,全市开展“清河行动”督促各级河长、有关职能单位认真履责,清除河湖管理范围内违法建设、垃圾渣土。
依照“清河行动”1号令要求,清河流域召开联席会,将这块难啃的骨头”摆上了桌面。时任清河市级河长杜飞进组织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一起协调,经过地界勘察,最终认定由昌平区北七家镇负责清理。不到一个月,垃圾山被清理运走。
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河长制的实施,找到打开困局的一把‘金钥匙’宋磊认为,解决河湖管理维护这个难题,必需实行‘一把手’工程,水岸同治,标本兼治。
西城区城管委水务科科长高军辉深以为然:过去水务部门年年治污,但水污染现象屡禁不止,原因在于污染的源头在岸上。如果岸上污染源不能有效治理,即使再增加投入,水环境质量也很难有质的提升。
高军辉回忆,一次检查中,发现属于某国企的一条已废弃管道存在违规排污入河问题,调查后发现是其他单位将排污管道私自接到这一废弃管道中偷偷排放。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推诿称其他单位的问题不归自己负责,并且表示公司资金存在困难。
高军辉便通过河长办联系到检察院、生态环境局等7个部门协同治理。执法部门向这家企业提出警示。最终,其3天内自行查明了违规排污的单位,封堵了排污口。这种处置效率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高军辉说。
近年来,一些智能系统的使用也进一步提升了河湖生态问题的处置效率。通过“北京河长”APP各级河长可以看到巡河统计、问题统计、河长名录、河湖名录、重点任务、日常监督等内容,能查询游河人数、雨水情等信息,还可以将发现的问题用图片、文字的形式反馈至平台,通知相应部门统筹解决并查询进展。未来北京市还将推广运用遥感检测、智能识别摄像头等,实现智能精准巡河。宋磊介绍。